當下的2013年則是中國線纜職業思考從頭上路的年份。
在全球政治、經濟的大調整面前,各行各業都在活躍變革來適應新的政治與經濟現實。
那么,作為國民經濟的“血管”和“神經”的電線電纜職業在全球大變革的機遇期下又將何去何從呢?大而不強怪圈從國際大環境看,目前全球電線電纜市場規模已超過1000億歐元,其間亞洲的市場規模占37%,歐洲市場接近30%,美洲市場占24%,其他市場占9%。
從國內政策看,根據《2012-2016年電線電纜職業宏觀投資環境與職業開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提速將帶來對機車電纜、通信和信號電纜等市場的巨大需求。
2013年隨著中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等職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線電纜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帶動中國電線電纜職業的開展。
一系列的利好要素也昭示了中國電線電纜職業所擁有的廣闊的國內外市場。
并且早在2011年,中國電線電纜總產值就已超過美國,位列世界 。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線纜雖規模大但實力并不強。
從一個全球電線電纜企業銷售額的排名中就可以略窺一二:以國家為劃分,“龍頭老大”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每年超過50億歐元的營業額;法國的耐克森公司年營業額僅次于普睿司曼;美國通用電纜公司年營業額超過34億歐元;日本住友電工和古河電工的電纜業務營業額也超
裁線機過了25億歐元;而中國電纜企業的銷售額還遠不能與之比擬,與國外知名電線電纜品牌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外,職業界重復建設十分嚴峻、產能過剩、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科技創新薄弱和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等諸多問題已經在掣肘我國電線電纜的開展。
據悉,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職業平均投入研發經費不足銷售額的1%,國內電纜企業90%以上的產能集中在低端產品,技術和產品的升級都遠遠跟不上市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