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鐘先生
郵 箱:121740864@qq.com
電 話:138-1293-0229
地 址:江蘇昆山開發區前進東路579號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對高性能、高質量的電纜需求日益增加。傳統的電纜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新能源汽車對電纜性能的高要求。新能源汽車對內部電力傳輸和分配系統的要求較高,因此對電纜的構造、材料和制造工藝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在押出機生產過程中,線圈的固定與更換是一個頻繁且關鍵的過程。傳統方法通常依賴手動操作或半自動設備,效率低下且操作難度大,影響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現有技術中,通過設置支架、固定組件、升降組件、推桿、更換組件、切割組件和續線組件,可以實現線圈的快速固定、解除、更換以及銅線的續接,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難度并減少了停機時間,但現有技術仍有改進空間。例如,固定組件和移動組件之間的配合度,需要進一步優化設計以確保更穩定的運行。 本文介紹了一種新能源汽車電纜生產用押出機調節裝置,重點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高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降低操作難度和生產成本。通過對固定組件、升降組件、更換組件等進行優化設計,實現更高效的線圈更換和銅線續接功能。此外,本文對該調節裝置的設計原理、功能特點以及實施效果進行了詳細闡述。
固定組件由旋轉架、移動桿、復位彈簧、讓位槽、連桿和固定板組成。旋轉架與支架轉動連接,移動桿滑動連接在旋轉架中部,移動桿內置復位彈簧,確保移動桿在受力消失后能迅速復位。連桿鉸接在移動桿外壁,并與固定板鉸接,使多個固定板可以緊密貼合線圈內壁,確保線圈穩固不移動。
升降組件包括驅動電機、絲杠和升降架。驅動電機固定在支架上端,其輸出端與絲杠連接,絲杠與支架轉動連接。絲杠外壁螺紋連接升降架,通過絲杠的旋轉驅動升降架沿活動槽上下移動。升降架中部開設活動槽,提供推桿前后移動的空間。液壓缸固定在升降架一側,其輸出端連接液壓桿,液壓桿驅動移動板沿升降架上的活動槽平行移動。
更換組件由移動板、移動銷、拿取架、液壓缸、推拉組件、支撐板、擺動桿和銜接銷組成。移動板滑動連接在支板上,其上開設T形移動槽,移動銷滑動連接移動槽前后兩側,確保移動板平穩滑動。拿取架通過液壓缸驅動,實現線圈的自動更換。推拉組件通過腰形槽和插銷設計,推動移動板左右移動。
切割組件主要由切割架、下壓桿、液壓桿二、切割刀、撥線桿和撥塊組成。切割架與支架固定連接,下壓桿滑動連接切割架中部,由液壓桿二控制其上下移動。切割刀位于下壓桿正下方,撥線桿鉸接在切割架右端,下壓桿右端連接撥塊,確保切割動作準確無誤。
續線組件由續線架、直齒輪和帶輪傳動系統組成。續線環內的電動夾爪通過帶輪和皮帶傳動,實現自動續接銅線。旋轉電機驅動前側的帶輪,帶動直齒輪和電動夾爪旋轉,從而完成續線操作。
該調節裝置實現了線圈的快速固定和解除、自動更換以及銅線續接的功能,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難度。
通過液壓缸、電動夾爪、傳感器等元件的集成應用,實現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減少了人為操作失誤的可能性。
固定組件和移動組件之間的緊密配合,確保了在高速運轉下的穩定性,有效減少了機械故障的發生,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自動化裝置的應用減少了人力成本,同時因操作簡便,培訓新員工的時間也大幅縮短,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益。
為了更好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以一個具體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結合圖1至圖5進行描述。實際實施時,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
底板1為整個設備的支撐基礎,中部設有押出機本體2。底座上端固定連接支架3,支架前端設置固定組件(包括旋轉架6和移動桿7),固定組件外端套接線圈4。支架中部設有升降組件(包括驅動電機10、絲杠11和升降架12),升降架12中間開設活動槽,提供推桿5前后移動的空間。推桿5用于解除固定組件對線圈4的固定。支架后端固定連接支板6,支板6上設有更換組件(包括移動板9、拿取架28、液壓缸27和推拉組件),支板6下端設有可前后移動的支桿7,支桿中部設有切割組件(包括切割架13、下壓桿15、液壓桿二34和切割刀16)和右側的續線組件(包括續線架29、續線環30和旋轉電機36)。底板1上還設有平衡架8和多組平衡輪組9。
線圈固定:將線圈4套接在固定組件外端,通過旋轉架6上的移動桿7和彈簧機構使其固定。
線圈更換:需要更換線圈時,驅動電機10啟動,帶動絲杠11旋轉,升降架12沿絲杠11移動,推動推桿5向前移動,解除固定組件對線圈4的固定。然后,液壓缸27啟動,驅動移動板9沿升降架12活動槽平行移動,移動銷18隨動,拿取架28取出舊線圈并放置新線圈。
銅線切割與續接:在銅線用完時,切割組件啟動,液壓桿二34推動下壓桿15下行,撥線桿32撥動銅線至切割刀16處切斷。續線組件啟動,續線環30內的電動夾爪31夾持新銅線并進行續接。 通過以上步驟,完成整個新能源汽車電纜生產用押出機調節裝置的操作過程,實現高效便捷的線圈更換和銅線續接。
該調節裝置的實施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難度和生產成本,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未來有望在更多的工業生產領域中推廣和應用此類自動化調節裝置,不斷優化設計和技術,提升整體生產水平。